大自然有春、夏、秋、冬四時的交替循環,對應五行而形成春、夏、長夏、秋、冬五時的變化,並有木、火、土、金、水屬性的應照,因此萌生了寒、暑、燥、濕、風的氣候,影響了自然界的萬事萬物,並因之產生了生、長、化、收、藏的規律。
此外,從中國八卦、五行與天干地支中的概念可得知,在堪輿學領域中,居住的環境對於人的健康是非常息息相關,而由於中醫學和堪輿學中的陰陽五行基礎理論是同源,所以在邏輯方法與實際使用上,亦有相同且有相輔相成之處。中醫師運用陰陽五行理論分析人的生、心理狀況,進行辯證治療,並使用藥物、針灸、氣功、導引、推拿等法以治病祛除痛楚。另一方面,在不論是外在空間環境、室內家居佈置等風水問題,堪輿學家亦利用陰陽五行中的相生相剋等觀念以達到趨吉避凶的目的。
對於病患治療而言,中醫師和堪輿學家其實是可以互為配合,以中醫為主要直接照料病痛,而堪輿學則居輔以利用佈局空間解決不良氛圍,兩者共同建立起健康舒適的生活環境。
天地萬物除了需要水與空氣外,更務必依賴著陽光而生存,而同樣的,身為萬物物種之一的人類為了各種生活的運行順暢,其生命的能量來源也切實需要陽光的支持補充,基於陽光對大自然的重要性,亦因人類為求安定的欲望,成為了人類對天象細心觀察記錄之首要動力。古人體察到日月星辰的變化有其一定的規律性,除了透過
陽光的消長變化造就了每天晝夜與每年寒暑之交替變遷,也了解到每月月亮的陰晴圓缺有其週期特點,所以隨著時間的演進,人類開始有了各種訂定與歸納時間運轉的曆書,世世代代中於曆書制定的方法與思維,有的相因相襲傳承至今,有的衍變更易以符合當時思慮,但整體而言,對於「日」、「月」、「年」單位的規定原則基本上已大致成立,做調整的即是當中的如何將時間分配得當以不違天時。
綜觀世界上各個民族所慣用的曆法內容,基本上可分為太陽曆、太陰曆與陰陽合曆,其中如中國漢民族所實行的即是陰陽合曆,透過不斷的觀測與記載下,其重視著太陽的運行,也在乎月亮的圓缺晦明變化,但是月亮運行地球一周,約為一個月,又大月與小月分別為30天與29天,計十二個月的天數約有354天左右,而地球繞太陽運行一年週期日數約為365天,為了調合這11天左右的落差,經由歷代不斷的改革因襲下,決定採用約每隔兩或三年置一閏月或其他計算方法來使陰曆與陽曆算法處於相對穩定,既能適應黃道位置及朔望月月相意義的規則,又可以兼顧季節氣候與潮汐漲退等情形,以保障大地萬物萬象各種天時運行的規律發展。另外,為了時間運用細緻化,古人即根據太陽方位的差異或農業生活特性將一天的過程分成每個區段,如以地支中的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等十二地支或以夜半、雞鳴、平旦、日出、食時、隅中、日中、日昳、晡時、日入、黃昏、人定等稱法來命名,而每個時辰中又可分為「初」與「正」,以及「刻」等計時單位的規定,來劃分一天之中不同時間表示,儘管往後隨著時移勢易又陸陸續續對時間進行區分與定義闡釋,直到民國建立後才漸漸採用國際上通用的計時單位。中國與受漢化濡染的其他地區或民族雖然將通行多年的古時制度束之高閣了,但先人依據大自然的運轉規律而制定並流傳下來的時間思維,在許多日常生活與文化中至今仍依然深深影響著後代子孫。
換言之,由於前人對宇宙萬事萬物的細心感受,舉凡如太陽、月亮與星辰的「上升下落」及太陽投影長度的變化等過程造就了古人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規律生活,或因日照能量多寡關係而區分了春、夏、秋、冬等季節變化,亦可以發現因一年之中正午日影長度的不同,並對應季節變遷、氣溫變化、降水量與農事活動而由此延伸出二十四節氣之日期測定與命名,此外,從中更藉由氣候變化產生的相應現象而歸納出七十二物候特徵等情形。由於對太陽、月亮、星辰與四周環境的細膩體察,並將之記載成曆書,致使人類逐漸有了依循的標準,而中國「敬天授時」的理念甚為重要,其不僅牽涉到春耕、夏耘、秋收與冬藏等的農事活動,更影響為不違農時所配合的祭祀、出兵打仗與受封等黃道吉日政策,故歷歷代代為求國泰民安及風調雨順,上至帝王、王公貴族,下至平民老百姓無不重視與遵循時間的運行。
整體而論,古人透過這些規律變化的細膩觀察與記錄,從中除了呈現出尊重大自然的敬天思維外,亦表達了中國自古以來即是個重視時間概念的民族之一,同樣的,其基本精神所延伸發展出的中醫學亦是個時時配合時節的醫學,不論是「已病」的治療或是「未病」的養生,其飲食、起居作息、運動與情志方面皆需要順應天時,配合平衡與節制的規律變化,才可能達成「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的境界。
基本上,五行即為木、火、土、金與水等五種元素的運行變化,大自然中的萬事萬物都由這五種基礎物質所構成,運用其「取類比象」的方法,以此延伸出更多項目的類別現象,如方位、季節、氣候與生長發育等,而伴隨著這五種要素的盛衰消長的互相推動制約作用,影響了宇宙萬事萬物。同樣的,若將這五行的概念類比套用於中醫學範疇,即是利用於與人體的五臟六腑(五臟分別為肝、心、脾、肺與腎,而六腑為大腸、小腸、胃、膀胱、三焦與膽)相配屬,如肝和膽屬木,心和小腸屬火,脾和胃屬土,肺和大腸屬金,腎和膀胱屬水。這五臟六腑彼此相生相剋,互相助長滋生與制約克服,任何一臟腑的良善與否都會影響著其他臟腑,並以此延伸至「有諸內,必形諸外」以及「視其外應,以知其內臟」的境界,例如當人的嘴唇發生乾燥、變色與脫屑等情形,就代表著其身體內部的脾胃氣血已受到損害;或是當身體上有肝火或風熱情況產生,對應其外的就可能有眼睛紅腫的表現。換言之,五行間生剋關係倘若能維持一定的規律秩序,人便能有生氣康健的身體,但假如五行間秩序產生混亂情形,則反之。
「春雨驚春清穀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每月兩節不變更,最多相差一兩天,上半年逢六廿一,下半年在八廿三。」
─節自〈二十四節氣歌〉
以上是中華民族為了方便記誦而流傳已久的節氣歌,其中「春雨驚春清穀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的字句,是節自二十四節氣中各個節氣的代表字而成,而「每月兩節不變更,最多相差一兩天,上半年逢六廿一,下半年在八廿三。」的詞句,其來源是因為地球繞行太陽的週期穩定,進而使陽曆上的日期相對固定,故才有上半年的節氣日期大致落在六日與二十一日,下半年的節氣日期為八日與二十三日,即使有前後日期1-2天的些許差距,但基本上不脫離該段時間的範圍。
換句話說,何謂節氣?古人根據太陽於黃道上的位置運動周期,所引起的氣候規律變化,太陽投射地面影子的長短利用其制定曆法時,將華中與華北地區的特性觀察記錄後,推算了一年以二十四氣來平均分配,在每個月的月首者稱為「節氣」,如小寒、立春、驚蟄、清明、立夏、芒種、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此外於每個月的月中者則稱為「中氣」,如冬至、大寒、雨水、春分、穀雨、小滿、夏至、大暑、處暑、秋分、霜降、小雪,其總稱為二十四節氣。當太陽黃經每運轉15度即換了一節氣,換言之,即使有隨著運動移行的速度快慢之影響,但大體上約每15天即換了一個節氣。
在春秋時期便依據一年之中正午日影長度的變化,使用了「圭表」測定日期的方式,隨著季節的改變,正午太陽投影的長度會發生規律改變,藉此測定節氣與日期,地球繞行太陽一周時,因有斜角度,故造成北半球如夏至日晝最長,冬至日晝最短的景象。
中華民族的節氣訂定不僅與農業活動有著極為重要的關係,以此延伸出的日常生活、節慶習俗與累積的文化內涵更是成就了豐富的瑰寶。※平靜之心才能看透大自然的規律節奏。細心感受就成就了獨創的四季、二十四節氣與七十二物候。
節氣漫談
「春雨驚春清穀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每月兩節不變更,最多相差一兩天,上半年逢六廿一,下半年在八廿三。」
─節自〈二十四節氣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