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夏顧脾胃

「脾主長夏,足太陰陽明主治,其日戊己,脾苦濕,急食苦以燥之。……脾欲緩,急食甘以緩之,用苦瀉之,甘補之。」

─《黃帝內經》,素問篇,藏氣法時論.第二十二

氣候學上將中國地域與臺灣大致分為春、夏、秋、冬四個季節,但中醫學上又於四個季節中多定義了一個「長夏」季節,其時間點即是夏季與秋季相交之時,該時正處於多雨季節,氣候炎熱又水氣旺盛。時間方面的又一說為《黃帝內經》中〈素問篇‧太陰陽明論,第二十九〉中所言:「脾者,土也,治中央。常以四時長四藏,各十八日寄治,不得獨主於時也。脾藏者,常著胃土之精也。土者,生萬物而法天地。故上下至頭足,不得主時也。」敘述了脾在五行理論中屬於土,主管中央的位置,分旺於四時以灌溉於四臟,並寄於四季之末各十八日,所以脾不單獨主旺於一個時季。亦因為脾臟經常為胃土傳輸水穀精氣,猶如五行中的「土」能無時無缺的養育萬物而法則天地一樣。故能上下周身輸送水穀精氣於全身,而不專主旺於一個時間。換句換說,由於五行理論當中的脾胃和土,其與「長夏」時節相應屬,所以長夏的時間即為春、夏、秋、冬每個季節結束前的十八天,計有一年七十二天,此外,同樣也有人認為「不得主時」之含意應亦可指達於全年的每一天,並非僅達於各季中的十八天。大體上,不論以上所提及的時間點為何,「長夏」、「脾胃」與「土」其作為時間、臟腑與萬物之本的基本精神則是無異的。

長夏時節是中央濕土之氣主令,氣候濕熱,空氣中的濕度很大,其特性即為五氣中的「濕」,是萬物主「化」的季節,而該時節又因與脾胃相應屬的關係,故該時節必須注意濕氣對於人體的影響,如果不能與該時節的陰陽消長取得平衡,即可能產生病變。換言之,中醫歸納出的「長夏防濕」原則,即認為約每年的夏至至處暑節氣前,或是在每個季節轉化之時,在氣候變化上濕氣較重,於人體中也以主運化的脾胃系統較為旺盛,故為求該時的康健,務必將防濕觀念落實於日常生活中,以防腸胃疾病的發生。在此特別提出的是,胃是腑,脾為臟,兩者互為表裡,而當中身為後天之本之一的脾,於中西醫理論中所定義的意涵是有其差異性,從西醫角度來看,脾是一個具有血液儲存、過濾與製造功能的淋巴器官,而中醫理論認為的脾,其所包含的不單只是消化系統的器官,而是掌控著飲食於體內轉換為水穀營養以生化氣血的角色,以及管理血液在身體中運行的統血作用,更擁有管控肌肉、筋骨、四肢動力關係等功能。

而在飲食條件上,《黃帝內經》中的〈素問篇‧藏氣法時論,第二十二〉所說:「脾主長夏,足太陰陽明主治,其日戊己,脾苦濕,急食苦以燥之。……脾欲緩,急食甘以緩之,用苦瀉之,甘補之。」表達了長夏是足太陰脾和足陽明胃救治處理的時機,戊己屬土,足太陰脾主己土,足陽明胃主戊土,所以脾與胃的旺日為十干日的戊己日,脾的病苦為濕,濕盛則傷脾,而苦味能燥濕,故適宜急食苦味以乾燥之。……對於脾臟病需要緩和之情形,甘味能夠緩中,所以適宜急食甘味以和緩之,如果需要瀉則用苦味藥瀉脾,若需要補即以甘味補之。

如前述所言,長夏氣候實具有濕熱的特性,進而影響了人體本身內部散熱較為困難而致使悶熱的可能性增加,而於此時運轉特別旺盛的脾臟亦為惡濕喜燥的臟器,所以該時期的飲食調養上應多以清熱消暑、化濕等健脾胃為原則,如進行綠豆、豆腐、玉米、冬瓜、蘋果、西瓜、烏梅、蕃茄、苦瓜與草莓等適量食物的補充,少吃過度肥膩、辛辣與生冷等飲食,更重要的是該時的先天氣候條件容易滋生細菌,故除了食物方面要注意保持新鮮外,飲食環境更要維持乾淨衛生,以防消化系統傳染病發生。

由於脾胃是屬於人體重要的運化系統,也就是基本能量的產生基地,其過程即是飲食經由胃腑的主要消化作用後,續由脾臟將消化後的水穀精微營養轉化為氣血津液,並運輸於全身供其他身體單位利用,所以脾胃若是維持康健之姿,人體其餘臟腑之器才能確實得到良好的運轉。就如同《黃帝內經》中的〈素問篇‧靈蘭祕典論,第八篇〉所說:「脾胃者,倉廩之官,五味出焉。」更切實表達了脾胃主宰著飲食活動,所有受納與運化之本受其掌控,辛、酸、甘、苦、甜的營養皆靠其作用才得以達到消化、吸收與傳布的功能。

此外,濕熱的長夏時節,除了要預防消化吸收功能降低、食欲不振、腹瀉及排便不成形等與腸胃有關係的徵狀外,亦需要留心因毛竅開泄易引邪氣的入侵,以及氣候的高溫影響而使人變得較為神疲乏力與心浮氣躁的情形。因此之故,為安然度過暑濕長夏,充足的休息與適度的運動是極為重要的,但切記注意炎夏時節容易出汗多與皮脂腺分泌旺盛,故要適時補充水份與維持身體上的清潔。整體而言,把握長夏主「運化」的特性,順應著陽氣升發原則,維持著新陳代謝的良好順暢,以及保持心情上的樂觀愉悅,即是顧好作為後天之本的脾胃,進而成就人體健全壯實的目的。